小麦锈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据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发布的信息,3月下旬小麦叶锈病已在沿海、沿江、沿淮等地陆续见病,病叶率大多在1%以下,随着气温回升,苗情和气象条件有利于病菌扩散危害,预计叶锈病偏轻发生,沿海、沿淮地区中等发生。此外,条锈病3月中旬以来已在皖东和我省苏南沿江地区陆续查见,随着西南季风盛行,该病在我省将进一步向东、向北扩散蔓延,加之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普遍不抗病,苏南、沿江及西部丘陵地区有中等流行风险。
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苯甲·丙环唑、氟环唑、三唑酮、己唑醇、三唑醇、叶菌唑、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常用药,一般在锈病发病初期足量施用就有良好防效。但近年来锈病病菌对三唑酮产生了较强的抗性,戊唑醇、烯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其他三唑类药与三唑酮存在交互抗性,在锈病病菌抗性强的地区即使较大幅度增加这些药的用量防治效果也不好。每亩用戊唑醇纯药12.5克,用量已较大,用药4天后仍控制不住锈病病情,宜考虑换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烯肟菌胺、嘧菌酯等其他类型的药防治,或者将三唑类药与这些药混用。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菌酯等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与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用于防治对三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锈病病菌。将这类药与丙环唑、戊唑醇等药混用,两种作用机理的药优势互补,能提高对锈病的防效,同时能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另外,戊唑醇与新药丙硫菌唑的混配剂丙硫菌唑·戊唑醇,以及与环氟菌胺的混配剂环氟菌胺·戊唑醇,也登记用于小麦防治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