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11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2019(第六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表示: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
王一鸣表示,中国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已经在95%以上,口粮产需有余,城乡居民粮食可获得性、可及性大大改善,不仅显著提升了14亿人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国内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交互影响增强,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
“今年以来,以猪肉价格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对农产品保供给、稳物价敲响了警钟,必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的动态平衡。”王一鸣说道。
为缓解中国粮食的供需缺口和供求矛盾,王一鸣在峰会上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更加注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依靠科技创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等;第二,要更加注重提升品质,让饭碗里装更多的优质粮,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升级趋势,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第三,更加注重利用国际市场和全球资源,在互利共盈中稳定国际供给;第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王一鸣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粮食生产也要由增加产量为主转向提高质量为主,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
来源:环球网
上一篇: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公布
下一篇:决定面包香味是小麦品种还是土壤